葡萄产业,小小果粒绽放异彩
发布时间: 2018/08/09 来源: 淮南 |
 |
原标题:葡萄产业,小小果粒绽放异彩
原地址:http://news.hnbynews.com/content.asp?id=95209 |
“通过精细化管理,这一亩地能产3000——4000斤葡萄,效益是其他品种的几倍,深圳阳光庄园以15到20元一斤收购,每亩的纯利润能在3万多元。”位于潘集区贺疃镇的淮南通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从事葡萄的标准化种植和管理,通过订单,公司生产的葡萄直接输送到深圳阳光庄园,产业链的延伸带来经济效益不断攀升。
近年来,潘集区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为目标,按照标准化建设葡萄园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经济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良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助推了葡萄产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市场上的葡萄同质化非常严重,一般的葡萄品种种植面积太大的话,会导致品质上不去,价格非常低。”潘集区农林局负责人告诉记者,2017年,通顶公司和深圳阳光庄园直接达成订单式合作,引进日本品种阳光玫瑰,经过标准化的种植和管理,施有机肥,修花、修果、蔬果,让每一串葡萄控制在一斤半到一斤八两之间,单颗粒13克左右,生产的标准葡萄,有香味、糖度高,口感非常好。
通过和深圳阳光庄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实行战略合作,“阳光玫瑰”葡萄每斤保底15块钱,根据全国的市场,经过品牌包装,经物流打入全国各大商超,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都颇受好评。“公司有意跟潘集当地农户进行合作,逐步让潘集地区的农副产品走出去,让全国消费者都能吃到这里的优质水果!”专门来潘集考察的深圳阳光庄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潘集区通过土地流转,技术扶持,跟踪帮扶、品牌打造等一条龙的服务,帮助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葡萄种植,突出抓好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农民合作社为纽带、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推动葡萄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推进葡萄特色农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实现潘集葡萄有特色,特色葡萄有规模。
“经过这两年的发展,贺疃镇的葡萄产业已经初具规模,现有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50多家,占地面积近1000亩,有阳光玫瑰、金手指等市场畅销品种,深受消费者喜爱。结合葡萄产业,我们下一步将大力发展观光农业,通过举办采摘活动,实现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贺疃镇党委委员丁晓东告诉记者。
成立于2013年的田园梦家庭农场,是按照现代农业标准化进行建设的园区,通过土地流转,目前有200亩地的葡萄种植规模,葡萄保温避雨棚也按照沿海最先进的建设模式进行搭建,规范化的园区建设,提高了葡萄的品质,提早了葡萄的上市时间,也提高了经济效益。
“我们采用避雨栽培、施有机生物菌肥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生产出的葡萄绿色、无公害。目前,批发价5元一斤,一天销售几千斤葡萄,远销上海、合肥、南京等各大城市超市,产品供不应求。”淮南田园梦家庭农场负责人田华刚说。
截至目前,潘集区葡萄产业已经在架河镇、贺疃镇、高皇镇、芦集镇发展到6000多亩地,亩产达到3000-4000斤,亩均效益达到一万多元,纯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实现葡萄规模以上合作社种植20多个,家庭种植100多户,户平增收3万元以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