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集特产“酥瓜”,味道香甜爽口,制作过程却十分繁琐
这西瓜大家都知道啊,炎炎夏日的必须品啊。大太阳当头的空调电视机西瓜一起抱在客厅里来一口那可真是美滋滋了。相信朋友们都有这样的童年或者回忆,那西瓜大家都见多了吧?用纸片切的西瓜大家见过没呢?而且啊,更离奇的是一个小朋友居然直接能把西瓜捏开,要知道我们成年人能开是能开,可都要砸开的,可单单用手捏开那是很不现实的。下面小编就带大家来看看到底是小孩不正常还是西瓜不正常吧。

这安徽淮南市有一个区域啊,地处淮河沿岸。大概是受淮河的影响,这里每个人都能歌善舞,载声载言。每每到了丰收的时候啊,当地每位老百姓都要出来扭个舞插个腰。而且啊,是男女老少都在跳。这上到八十岁老头,下到十几岁年轻小伙子,那到了丰收的时候啊,是一个个都要穿的花花绿绿的冲出来啊。每个人都集中在村子的广场上像大地展现着属于自己村落的美好。可这他们跳舞啊,还有个特别好的步骤——采莲灯。这莲灯它可不比一般的莲灯,它啊,可是有着细长的身体,浑然天成的形状。而且,还没有粉色的花蕊啊,什么的都没有。村民手上拿的莲灯啊,就是今天我们要说的羊角酥。
在安徽淮南的这个区域啊,还有一段广为流传的歌谣“头上顶着小黄花,脖子细来肚子大,吃进嘴里咔咔咔,大家猜猜这是”这句啊,就是说羊角酥的。羊角酥葫芦科甜瓜属薄皮甜瓜的一种,因为瓜皮酥脆,长相酷似羊角,所以被当地人称作羊角酥。这酥瓜啊,从清朝被一个姓王的大爷栽培出来后啊,就广受安徽地区人民喜爱,而潘集更是王大爷的故乡。亦是酥瓜的发源之乡,所以啊,咱们国家在2013年,就把这个潘琦丝瓜设为国家地区产品。
早穿棉袄午穿纱,可不仅仅出现在西北啊,还出现在我们安徽淮南潘集的酥瓜大盆里。这小编了解到啊,这个酥瓜它所生长的环境啊,是一座很大很大的大棚。而且这棚的温度特别高,还不会受到外面地区的影响,比如就像前两天,潘集本地25°,这大棚啊,温度居然达到了40°之高,不仅如此,到了晚上大棚内的温度还会调节成十度。这也真是辛苦采摘酥瓜的农民伯伯了,不经让小编想起一句你的舒适是因为有个人帮你负重前行。说的很对啊,我们能吃上这么香甜的酥瓜都是因为农民伯伯的辛苦付出啊,好了不说题外话。咱们继续回到正题,为什么要把酥瓜种在大棚里呢。因为啊,我们这个丝瓜它就是需要这么一个坏境。主要原因啊,有这么几点。一这酥瓜需要在高温环境下才能把体内的糖分沉淀下来,才能使这个瓜吃起来够甜。
这晚上温度掉到十度其实也是讲究的,这高温的酥瓜甜,低温下就讲究个爽口。像极了咱们老祖宗说的阴阳相融啊。难怪会被当做潘集地区的标志,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还有这第二啊,就是酥瓜非常怕水。特别是栽培期一定不能被水淋到,如果被淋到的话是极易产生害虫侵蚀酥瓜内部的。说到这里可能有的朋友就要问了,这酥瓜难道真的可以实现无水养殖吗?不行的,这就要说到选择大棚的原因其三了,大棚里的泥它也是个宝贝。采用了水分极高的黑土,有足够的力量来保护这个酥瓜不会干掉。不过啊,你就算了解了这大棚棚里棚外,你也不会看到正宗的酥瓜长什么样子。因为啊,它啊被一片又一片的绿叶啊,遮在下面。就像当年那个被镇压在五指山下的孙猴子一样,日日夜夜不见天日。当然您可不要以为它还会像孙猴子一样自己从泥里面蹦跶出来。它啊,还得您自己去摘。可万万不要以为这个酥瓜跟其他瓜果种类一样那么好相处。咱们这个酥瓜,它还是个带刺的“玫瑰”。
怎么个说法呢,原来啊,这瓜它带刺,如果你不戴手套就贸然去采摘啊,那你肯定会对这个酥瓜心生畏惧。扎的你那是眼泪直流啊,所以啊,这必要的安全措施是一定要做好的。可这必要必要的,难道天天跟酥瓜打交道的老农民他们也需要佩戴手套吗?要的,哦,原来这农品伯伯也是肉眼凡胎也怕疼啊。不对的,这么想啊,可就错了。这农民伯伯啊,不怕被扎,甚至可以说不会被扎。毕竟和酥瓜打了这么多年交道了,怎么个摸法早就了熟于心。他们戴手套啊,是为了保护咱们的酥瓜。听说啊,只要在酥瓜上面留下手指印记,那么这个酥瓜就是一个残次品,就这价格都差很多啊,好品质的瓜在市面上6元钱一斤,坏品质的瓜卖3块钱一斤,这差了可不是一星半点啊。而且戴手套就算了,还得保护好这个藤蔓。有朋友可能对问了,难道这藤蔓也能卖钱?其实不是的,还是怕伤到我们酥瓜。这藤蔓摆动那也是能伤到我们瓜的,这一残次价钱就足足少了一番啊,所以咱们这老农民伯伯那采摘的时候可得小心再小心。
而且这瓜啊,不戴手套还会留下手指印,都是因为咱们这个酥瓜。表皮特别的薄,薄到可以用微米来测量宽度。微米啊,这都看不着了。而且还能用纸片给它直接切开来,纸片,您还别不信。小编上次亲眼见到一个小孩啊,拿着一张作业纸,划着划着是就把这个瓜给它划开了。
那么有没有朋友好奇咱们这个瓜到底摸起来手感是怎么样呢?滑,特别的滑。摸起来啊,那可就像新生婴儿的皮肤一样柔顺。而且啊,这瓜它还不像看起来那么笨重。这给人的感觉有点像那个什么,远看猪八戒,近看美天蓬的感觉。果然不仅人不可貌相,这瓜也不可貌瓜啊。为什么它会很轻了,原来原因就出现在它这个瓜子里。这个瓜只有外面一点点是果肉,里面的就全是瓜子了,晶莹的瓜汁看起来就像是所有糖分的集合。让人看了直流口水啊,如果各位有机会去潘集的话,一定要去尝尝鲜,要不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咯。
说到吃,有没有朋友好奇怎么才算能吃的酥瓜,怎么算是不能吃的酥瓜呢。这酥瓜啊,就跟别的瓜果成熟是差不多的,从小到大一点一点的成长。不仅如此啊,它还会变色,从白色啊,一步一步变成深绿色。还有在开始成熟时外表细细的绒毛,也会随着时间的沉淀一点一点的消失殆尽。甚至成熟后的酥瓜,还会散发出一种清香,当地一些买酥瓜的行家啊,只要一闻,就能知道这瓜是不是地地道道的酥瓜。而且啊,这成熟后的酥瓜,里面的瓜子还会诞生出黄色的汁液出来。在加上酥瓜香脆的表皮啊,咬一口下去,一个不注意。你可能就会把这瓜给掰断,还会沾的一身瓜子,可以说是非常奇特了。所以啊,咱们潘集当地老百姓就喜欢掰开来吃。不过这样吃浪费了那些香甜的汁液的话,那不是很浪费农民伯伯的辛苦吗。所以啊,咱们当地村民就想出了一个办法。什么办法呢,具小编打听啊。
潘集人民吃瓜吃出这么个门道。看自己想吃多大的瓜,想吃十公分呢,就在十公分那边划一个小口子。想吃五公分呢,那就在五公分那边划一道口子。反正啊是想吃多长就在那划一道口子,这样啊,再去掰这个酥瓜。它的整个精华就会在两边的瓜皮上,一点都不会被浪费。甚至瓜皮瓜瓤,那也给咱们潘集人解决得干干净净。甚至小编访问潘集人民喜不喜欢酥瓜啊,那几位老百姓的反馈是一个比一个好啊。比如大哥的话就用一口安徽味的普通话,告诉我说这瓜是真的好吃真的香。老姐那又不一样了,她会理性的跟小编说她们这瓜,香甜酥脆,她们地方人民就喜欢吃这个。还有一位年轻一点的女子说的话更是让人心动,她说她今年都四十岁了,就是因为天天吃这个瓜,她的皮肤才那么好。可想而知这酥瓜啊,对于咱们潘集人意味着什么。
那么这瓜的味道怎么样呢,让小编说啊,它就是瓜果界的“四不像”集万瓜之所长啊。这能连着皮一起吃啊,像黄瓜。这果肉的口感吧,又像香瓜。厚厚的瓜肉吧,像哈密瓜,这长得又有点像老南瓜。不过啊,这要说酥瓜最大的特长是什么,还是随它的名。酥瓜酥瓜,当然最大的特点就是酥脆了。
能够种植这么好吃的酥瓜啊,这也与潘集当地的气候条件分不开的。这不仅瓜是好瓜,地也是好地啊。这潘集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常年有效平均温度都不到15°。可以说是非常适宜人们居住了。当地政府啊,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保护我们酥瓜的好好养成。佩戴手套不说,还有一系列的制作工艺要求。小编本来是不理解的,不过后面看到不按标准走的酥瓜,和按标准走的酥瓜对照后,这心中就说了一句妙啊。
没有按照生产标准走的酥瓜啊,不仅外边看上去破破烂烂,没有色泽,看着就不新鲜。而且啊长度达到了30厘米,宽度更是达到了10厘米。这要是宽度在宽点那可都跟西瓜差不多了,直接改名成西酥瓜算了。那么咱们这按照标准种植的酥瓜又是什么样子呢,好家伙那就是个美。整个瓜小巧玲珑,长度就仅有20厘米,而宽度也不足10厘米。外部就透露着别样的色泽不说,同时还有迷人的香气围绕在果身的周围。而且这重量也差了不少,这不标准的酥瓜重达1.7千克,那咱们这标准酥瓜才重0.5千克。说了这么多感觉都快把这瓜说成人了。既有阴阳只说,也有爱瘦不爱胖这一法说。而通过肉眼测查是这样,那么通过仪器呢。通过这两个瓜的糖分化验对比啊,这标准的瓜糖分比达到了11.5之多,而这不标准的瓜啊,仅仅只有6.6真是少的可怜啊。
在地方的指引下啊,这酥瓜的质量那是越来越好。好的农民伯伯拍手叫好啊,怎么个说法呢。就是说这标准化后啊,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越来越多的人在夏季中选择的酥瓜而不是西瓜。而酥瓜量虽然没有以前多,不过质量却上升了一截,相对提升的还有价格。像咱们以前一块钱一斤的酥瓜啊,今年就卖到了六元一斤。而且因为是大棚种植,贩卖期甚至可以达到同年十月份。看来不仅仅是酥瓜,农民伯伯们的腰带也是宽了一圈啊。
上面我们说到酥瓜的酥脆,还有酥脆里的这个脆字。众所周知,咱们酥瓜是非常脆弱的。这啊不仅给农民伯伯的采摘增添烦恼啊,也是给我们农民伯伯拜访运输上造成了一定问题。不过所谓山人自有妙计。咱们农民伯伯摆放上啊也有一定的小窍门,怎么个窍门法呢,就是把这个头和另一个酥瓜的头对在一起。这样啊,既不会损伤酥瓜表面,看起来又非常的整洁。不仅如此啊,装好一篮后,还要套上一层保鲜膜。来保护酥瓜不被外部物品划伤或者割伤。这酥瓜整体品质的提升,不仅咱们农民伯伯收益,连这经销商也是受益匪浅,这不前两天早上一位商户在聊天中就跟小编透露啊,说自从酥瓜品质提升后,他的腰包也是翻了一番啊,从最开始的一斤赚五毛,到现在可是一斤赚它一块啊,可把他乐开了花。
经销商来酥瓜园是为了生活,那城里人来酥瓜园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为了教育孩子。家住安徽淮南市区的李女士啊,也是因为这酥瓜拯救了自己的小孩。李女士的孩子从小不听话,也不爱学习。嘴里口口声声念叨着要去当老板要去发家。在孩子的眼里好像什么都很简单一样,这不李女士听说酥瓜园开放采摘。心想孩子也喜欢吃酥瓜,不然就带他去棚里走一下吧。这天李女士是连蒙带骗的把孩子哄到了酥瓜果园,到了当地李女士直接把孩子放在果园就走了。这第二天来接孩子的时候,李女士可是高兴坏了。这孩子见到自己啊,是泪流满面,他说他知道农民伯伯的辛苦了,求着自己把她送回家去。李女士虽然也有些心疼这个娇生惯养的孩子,不过大抵还是高兴多一点,毕竟孩子知道读书了嘛。快快乐乐就回了淮南,还说下次要带孩子多来几次。
吸引人们吃酥瓜的可不仅仅是教育意义,还有它丰富的营养。据说啊,一个成熟的酥瓜就可以满足一个成年人一天所需的矿物质和维生素c。这营养丰富又好吃还有教育意义的瓜当然不能普普通通的吃了,大伙说是不。潘集人民还是你潘集人民。
大伙吃多了酥瓜以后啊,是再也不满足直接掰开食用的现状。普通的群众是把咱们酥瓜压榨成酥瓜汁用来抵御炎炎夏日,而在一些厨子手里啊,那可就是一个又一个精美的艺术品。大概是本身味道的原因,酥瓜雕刻出来的艺术品看起来都非常的生动。不仅艺术啊,这做法也是有的。
拔丝地瓜,拔丝香芋,不过拔丝酥瓜你肯定没吃过。做法和其他种类的拔丝大同小异,不过这香味上啊,那可是差了不少。因为酥瓜它本身就是瓜果,自身就带有瓜果的香甜。不需要冰糖就能有一层黄色的外衣更何况说加了冰糖,相传康熙年间,有一次康熙微服私访,访的就是这淮南。据说尝到了这拔丝酥瓜,立刻龙颜大悦,当即赏了店家黄金千两。这野史真假不知,不过这拔丝酥瓜那可是真的美味啊。酥,脆,香,甜。这是对于酥瓜其它菜的一种赞扬。有的朋友还说了,作为潘集人能吃上这么美味的佳肴非常的自豪,可想而知这酥瓜的美味到底有多香。
而且啊,不少人还通过了酥瓜走向了致富路。不少朋友承包了几百亩地专门种植这个酥瓜,一年出去人工地方费用,纯利润有的已经高达数百万之多。目前为止,潘集地区酥瓜每年种植面积达到了20000余亩,产值2.6亿。种植户达到3000户,相关从业人员达20000余元。而且这瓜种还是通过地区酥瓜协会统一发放,品质有了良好的保障。还带动了当地贫困人口的收入,到目前为止人均收入平均已经增长了15000元。
大家如果有机会来潘集,千万要驻足一下潘集,体验一下这里的特产酥瓜。潘集戴楼鑫农小哥酥瓜基地的瓜正宗,口感酥脆香甜,小编要了一个号码1813181741好像微信也是这个号哦,作为一个吃货我很用心。